50週年社慶專屬網站凍結聲明

50週年社慶活動,已圓滿結束,此網站階段性任務也大功告成,感謝所有社友的支持與耕耘。
爾後校友會的社友資料更新、活動或佛法討論都改至台大晨曦校友會進行,請按下述連結前往:

  社慶迴響



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請欣賞50週年社慶專刊電子書

發表者:社慶專刊編輯群

已將50週年社慶專刊內的錯字予以更正,並發行電子書如下:
按此進入50週年社慶專刊索引 

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僧侶與哲學家的對談:職業或志業?』尋找智慧與能量的不滅定律

您好!不好意思打擾,煩請多加參與及推廣!謝謝!

僧侶與哲學家的對談:職業或志業?』尋找智慧與能量的不滅定律

◆日期: 6月4日(五)◆時間:晚上19:00~21:30◆地點: 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1會議廳(台北市徐州路2號)
座談主題:『僧侶與哲學家的對談:職業或志業?』尋找智慧與能量的不滅定律
時 間: 6月4日(五)晚上19:00~21:30
地 點: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401會議廳(台北市徐州路2號)
與 談 人:台大社會系教授 林 端
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 悟因法師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宗教系教授 于君方
活動網站:www.gaya.org.tw
報名專線:(02)8369-2788、0936-168052

本次講座以個人生涯選擇為主軸,在追求信仰的積極與被動間,創造出更豐富、喜悅的人生。歡迎民眾到場免費參加,並與現場貴賓互動交流,分享感動。

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

台籍老兵洗清污名

發表者:卓以定
台籍老兵洗清污名
卓以定 (晨曦社指導老師卓貺來教授之女)
感恩之旅之後,短短的兩個月,兩位老人家主角都先後離開人世。我終身孀居的伯母(1914年二月生),年紀輕輕來美聯合國工作。一直想著和國內兒女團圓,直到八零年代才團聚。儘管自己才貌雙全,拒絕所有再婚的可能。於今年四月十五日,安詳逝世。遺言火葬,將骨灰送入太平洋,真是偉大的愛情故事。


柯老先生也在今年四月六日平靜走完人生。他的報導,附在下面。想想我晚去兩個月,就不可能完成感恩之旅了。善事和善行原來都得及時,轉瞬即逝,我真是太幸運了。

洗清「戰犯」汙名 柯景星含笑以終

【聯合報╱記者江良誠/南投報導】
2010.04.09 03:15 am
台籍戰俘監視員柯景星3天前以90高齡去世,他當年拿雞蛋救援北婆羅洲領事卓還來遺孤,卓家人隔了65年不敢忘,今年初當面致謝,讓柯景星洗清「戰犯」汙名,讓他了無遺憾,含笑以終。

柯景星在二次大戰期間,被日軍派到北婆羅洲當戰俘監視員,當時,中華民國駐北婆羅洲領事卓還來慘被日軍殺害,領事夫人和一雙兒女被關在戰俘營,柯景星省下配給,拿香菸換雞蛋供領事遺孤補充營養,讓卓家相當感激。

不過,柯景星戰後被視為戰犯入獄,回台後還遭受異樣眼光,政府也沒有關心這群台籍軍屬的問題,直到台灣文獻館編纂李展平撰寫《戰火紋身的監視員》等書,才揭露當年台籍監視員在集中營幫助不少戰俘的事實。

卓還來的姪女卓以定得知當年救伯父一家的「台灣兵」就是柯景星後,今年1月,卓以定從美國返台,到彰化當面向柯景星和另名監視員周慶豐致謝。

柯景星兒子柯文義說,父親以前談到在南洋當軍伕的往事時,總是鬱鬱寡歡,對救人的事說得不多;柯景星年紀大又罹癌,但自從卓以定探視過後,整個人都活了起來。前幾天柯景星摔傷,因傷勢惡化而在本月6日辭世。

柯文義說,父親到醫院治療時,有護士認出他是救人的「台灣兵」,告訴他:「阿公,我有看報紙,你是救人的英雄!」讓他相當欣慰。

他說,父親一輩子被戰犯的汙名籠罩,終於獲得澄清,父親走得沒有遺憾。

卓以定在部落格中貼文指出,柯景星的經歷讓她瞭解,即使在人生最困難的時刻,人類還會彼此照應,人性還可以這麼善良和溫暖,而這次的感恩之旅,是她終生最難忘、最寶貴的記憶。

[2010/04/09 聯合報]

感謝 ,感懷情誼 ,談我的感恩之旅…

發表者:_卓以定
感謝 ,感懷情誼 ,談我的感恩之旅…

卓以定
(晨曦指導老師卓貺來教授之女)

2010年的 1/21日,台北的清晨,太陽還沒有出來。外子陪著我到台北車站和遠流的熱心編輯多誠碰面。因為她自願請假一日陪我們,又替我聯絡到國史館台灣文獻編纂李展平,也就是台籍戰俘監視員柯景星等的口述歷史學者。於是我們三人,由多誠帶著搭台汽公車到了南投。頭次遇到展平,他熱心地帶著我們去見他的一家人。他的父親曾經是國軍第64軍退休榮民,娶了台灣賢淑母親,一家以國台語交談。

展平不只孝順父母,也把敬愛自己父親的孝心,推展到孝敬在二次世界大戰,兩面受害的台籍老兵。展平的父親曾是名廚,好手藝的李伯伯做了一桌豐盛美食,邊談著見証徐蚌會戰地慘烈。飯後,展平就驅車帶著我們三人,直奔彰化縣和美鎮去完成我去看柯景星老先生的心願。

此時陽光普照,通向彰化的公路上沒有塞車。台灣的南部冬天,郊外盛開的油菜花,一片鮮黃色,配上翠綠的田野,一路上山明水秀。我好似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不覺興奮起來。一走進和美鎮社區,展平直說自己是個路痴,次次都得由公視的潘導,遙控(由手機)帶路。只見經過大街小巷,走到沒有舖柏油的路,遠看鄉間有間磚造的房子,原來已經到了柯景星先生的家。

因為天氣晴朗,柯家在屋外搭了飯桌,桌上擺滿了新鮮蔬果,招待大家,外面有另位當時同為戰俘監視員的周慶豐老先生,柯伯母,和他們三位子女。柯老先生夫婦和二子,媳婦同住。長子和幼女都是從別的城市趕來參加這個我們兩家的歷史盛會。還有四五位中南部報社記者,他們明顯都因展平的四本作品和公視「赤陽」記錄片,而早已訪問過柯家多次。

等我們車子一到,我們走過去,柯老先生就由兒子扶著從家裡向著我們走過來。我雙手合十作揖,向柯伯伯行了九十度的三鞠躬,表示內心真誠的謝意「謝謝,謝謝。真感謝您在戰爭最困難時期,還送雞蛋給伯母,讓她可以哺乳給幼小的兒女。」。沒想到,已經九十歲的柯伯伯,經過戰亂,牢獄,監視,中風,罹癌,車禍,依然立刻看到我,就用台語說「領事夫人哭著要跪我,我告訴她,我才二十幾歲還沒娶某,你不能跪,不然雞蛋不給你了。」

我拿出準備好的家中舊相片,解釋給柯,周兩位老先生。問他們還記不記得六十多年前的伯父,伯母,也就是他所說的卓領事夫人?同時身邊的記者開始問我從那裡來?我解釋給他們聽,這是先父剛來台灣就尋找的恩人,能夠找到卓家的恩人來謝恩,算是了卻父親的遺願。

那天任務完成,我和大家一群新的朋友交談,談著六七十年的歷史,我感到很是欣慰。隔了兩三天,新聞報導,我也沒有什麼特別感受。一天夜裡,突然在旅館夢中醒來,突然想到如果時間倒流兩三年,父親還在世,那該多好!或是如果父親還在世,即使他沒法親自前去,但是看到我去,那該有多圓滿!不覺開始眼淚奪眶而出,於是所有的往事一一浮現出來…

這一切都得從龍應台的暢銷新書「大江大海」說起,出了之後,我世界周刊的朋友打電話說裡面有寫你家的親戚,她就馬上寄了書來。於是拿到書之後,書中寫的卓領事的確正是我的伯父。立時想起,自己小時常聽父親提起在二次戰爭末期,日軍佔領北婆羅洲,使得擔任婆羅洲領事的卓還來(父親家中最優秀的兄弟)和家小三人都被送到沙勞越首府古晉的俘虜營,男女分營居住。當時伯母還在哺乳幼兒,營養不良,幼兒經常生病,擔任戰俘監視員的就是年輕的柯景星!

二次大戰末期,日軍在太平洋地區俘虜了三十多萬俘虜。在台灣的柯景星當年才二十歲,和一百多位台灣人被半騙半拉的去當擔任日軍戰俘監視員。台籍軍伕並非軍人,只算軍中雜役,稍不滿就被日軍打耳光。台籍的監視員處境不好,戰俘的處境就更慘,連食物配給都不足。

經過相處,小隊長柯景星很佩服卓還來,一個中國政府來的公務員,就是不肯投降,這種氣節是他心目之中的英雄。卓家祖籍也是福建,大家同為中國人,溝通無礙。因此這些台籍監視員都很同情他們一家四口。卓家和「阿禿仔」(指英澳等戰俘)關在戰俘營中顯得特別不同。這些台籍戰俘員默默的送上些食物給卓領事夫人和他可憐的幼小兒女。柯景星更是戒煙去換了很多雞蛋,送給趙世平伯母。伯母感動地跪下謝恩,被柯景星勸阻,也留下深刻的印象。

戰後伯母帶了兩個營養不良兒女被釋放出來,才知道自己的領事先生已經在一個多月前遇害,被日軍槍殺砍頭,痛不欲生。回到南京,不久經家人勸解,隻身飛來美國聯合國工作。臨走前,她鄭重叮嚀父親,將來去台,務必找到柯景星,謝謝他的照顧之恩。伯母本想自己在外獨立之後,可以帶一兒一女出來,沒有想到兒女放在北京娘家之後,一直到80年代開放之後,才能正式出國享受母子女團圓。這些都是後話…

國共內戰的後期,父母和他們的弟妹依然和祖父母同住南京。曾國藩文正公外孫女的祖母,邊在照應重病的祖父。具有睿智和勇敢的她做了一生最大的決定,她堅持全部留下的卓家兒女,應該全部去台灣,重新生活。她自己留下來全心照顧先生,以後再想法出來。

於是1949 年元旦左右,在襁褓中的我,和總抱著我的奶媽小李,爸媽,叔嬸,姑姑和大舅乘著輪船來台灣,搭的就是那艘太平輪,從上海來到基隆港。因為當時年紀太小,只記得船外的洶湧的黑色大海,船內家人都在暈船倒地嘔吐,只有兩人不暈船,就是年輕的父親和我,他告訴我不許站在外面看海,太危險,帶著我去吃船上的食物,只記得是神奇和好吃又沒有吃過的食物。短短幾天的日子,對於幼小的我,居然沒有感到是撤退或是逃難。誰會想到,同樣的一艘太平輪就在四個星期後撞沉了,死傷近千呢?

到了台灣,我的父母和家人,勤奮,努力,吃苦,主動接受這個新家鄉,這塊土地的文化。他們合力一起在台北市羅斯福路旁的浦城街16 巷買了一幢日本式的小房子。鄰居就有本省籍,還有山東人開的饅頭店,還有一家專賣新鮮雞蛋的日本母子(兒子叫中村隆造,後來回日,長大來台灣讀台大)。巷口我們自家還開一間超小雜貨舖,家人輪流開店了兩三年,維持生活。

上學的上學,找事的找事。母親拿著新買的「學台灣話手冊」,一直練習著日用語,後來出去買菜,發現只要把福州話轉個調子,就可以完全溝通,興奮的很。並且發現「卓」姓在台灣有很多本家同胞。於是買菜時就會有開鞋店的說台灣話卓太太,敲我們門,來找我媽這個本家卓太太一起去買菜。

不到三五年,每個人都有了可以生活的工作,父親在台灣大學執教,母親用一架用舊的打字機自習,考英文秘書,進了美援會。叔叔也以榜首考進農復會,學化學的舅舅在化學廠研究煉造出醬油。姑姑考進台大,後來出國留學。在我的童年,台灣是個非常美好的家鄉。晚上和暑假,我們和各色各樣的鄰居小朋友一起玩耍,躲迷藏,打彈珠,玩玩牌,跳橡皮勁。

父母會談的不是反攻大陸,而是慘重的八年抗日戰爭,他們如何千辛萬苦地走過中國各省,躲過日軍,逃到重慶。父親最痛心的是各地稱雄的軍閥們,國共的內戰。多年的戰亂造成百姓苦難失所。最擔憂的是中國如何團結,不分省籍,可以打破東亞病夫的恥辱,爭取國際地位。在那個韓戰還沒開始時的窮困時代,他就在大家面前主張各省族群要大量通婚,減少彼此的誤會。他更是擁有難得的開放胸襟,會去聽學生談黨外的政見。並且在我小時,帶我去看孫立人,白崇禧的家,說他們的英勇事蹟。

1949年對於大部份的人是個過敏的數字,代表戰火迷亂,兩岸相隔,家人離散。但對父親最為痛苦的回憶,他最常提起的,卻是他的二哥卓還來在英年,被日本兵在北婆羅洲殺害,他的嫂嫂獨自在美工作。兩個幼小的兒女留在中國大陸,被伯母娘家撫養。家中的簡陋書桌上總放著兩張伯父兒女的照片。因為他總希望自己在美國生活的嫂嫂可以有辦法和兩個侄兒女可以團圓。

我們一家到了台灣之後,幼小的我,總記得父親常常拿著一張泛黃的紙,喃喃的說,柯先生是卓家的恩人。在那個困苦戰亂,還會把珍貴的雞蛋給犯人吃,真是太難得了。但這個柯先生寫給伯母的地址是寫著XX町,根本中華民國就沒有這樣的地址,到那裡去謝恩呀?會不會也受害根本就沒有回來啊?父親一生重情義,重承諾,明顯的答應伯母的事一直沒有忘懷。但是人海茫茫,不知從何找起?

現在回想柯老先生當時以戰犯之名,被關在新幾內亞,原來不在台灣,直到五零年中旬才回台。真是人生如夢,一過就過了六十年,父親想找的恩人還活的好好的,子孫滿堂,而且還記得伯父一家的事。我能夠完成這次的感恩之旅,這件事讓父親最開心不過了!而他卻已經不在了!

不覺心中默禱,感謝祖母的決定,感謝父母帶我來到寶島!不然以我們的書香背景,父親的耿直和正義脾氣絕對是所有運動的受害者。感謝我們的政府供給平靜單純的生活環境。一幕幕幸福童年影像..家前的陰溝下的嘴裡能含著一顆糖的幸福嬉笑..聽著廣播劇,享受收音機的流行音樂....

許許多多這樣簡樸又單純的小故事串連起來…初中開始,常常去書店雜誌之中,偷偷看了很久,為節省郵票和中學朋友共同寫信要電影明星的照片。大學時又可以結伴採集植物標本,一起走在全是美麗的杜鵑花堆。一直到了大學,家中才有一個小小的大同牌黑白電視機,已經高興的不得了。 …

大學畢業,每個同學都很容易的申請到留美獎學金,來了美國讀研究院,我就這樣子來了。讀書,修學位,結婚生兒女,一切都是那麼隨緣的順理成章完成。人生當然也有起伏和高低。從台灣到美國,從二十世紀到二十一世紀,從東到西,從家庭到社會,讓我一生體會最深的就是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地方,每一個族群和宗教和文化,都有非常美好的一面,都有非常可愛的人們。

我能夠如此的由1949年,走過童年,青少年,青春時光,中年,到現在兒女成家立業,心中是充滿著感激和謙卑。最大的感謝是,我們這一代人,生長在幾乎沒有戰亂的世界。

感謝世界周刊的朋友告訴我「大江大海」中有我伯父一家的記載。感謝遠流出版社,那些曾經出版過我書認識的朋友主動幫忙,尤其是金多誠,這位外省的第二代,幾乎覺得是她的使命般的,從頭到尾的陪著我。

感謝國史館的台灣文獻專家李展平,對於台籍戰俘監視員的研究和著作,他自己親自熱心帶路,翻譯,還有李家四代的熱誠招待。更十分感謝「大江大海」的作者龍應台的暢銷作品,讓大家體會在1949年,所有華人遇到的災難,流離和失散。更要謝謝她親自捎來送我的書,和一再來的電子信,鼓勵我該趁早去看已經九十歲的柯老先生。

當然更要感謝柯家一家大小的招待和大家的歡樂交談。這一切的一切,我會終生視為是難忘的,最寶貴的記憶!因為它讓我更能深刻體會,即使是在人生最困難的時刻,人類還會同情,彼此照應,人性還可以這麼的善良和溫暖!!

2010年4月17日 星期六

請協助更正晨曦50週年社慶專刊

發表者:賴鈺玫


學長們大家好

晨曦50週年專刊即將出版電子書,

專刊上如有錯字可以更正,請學長在2週內將發現之錯字

e-mail給鈺玫 a23560020@hotmail.com 統一做更正,
並請註明頁數.行數,

電子書僅做錯字更正, 如為人時地等內容錯誤,將以更正方式說明,不做文稿修飾,請學長協助配合,謝謝!

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晝度樹下念佛自省錄發起文

發表者:沈宗瑞 99/4/8

「500萬佛號慶祝50週年社慶」活動,至社慶前夕,念佛數已達千萬以上,超乎預期一倍有餘,這除了體現晨曦社友的向心力 與向道心外,也象徵晨曦未來光明的前景,成果非常令人欣喜稱嘆。近有部分社友倡議,希望在社慶結束後,仍能持續保留這個網站,並廣邀社友及其親眷朋友一起 參與。盼望能藉此一園地,交流心得切磋見解,砥礪行持凝聚道心,並在個別及共同願文上得經常以佛號功德發願回向。
    淨土法門是易行道、是徑路,持名念佛則是徑中之徑,最適合現代人在事業家庭繁忙中用功。舉凡會議、等待、乘車、陪伴、散步、娛樂之間皆可把握零碎片段時間念佛,不但生命長度品質雙雙增長,世出世法亦可全不偏廢,功夫純熟時就可打成片,即凡心成佛心。
    念佛一法決定不淺,所以文殊普賢等大菩薩悉皆念佛求生。七佛之師文殊菩薩是根本智,般若之代表。其繫心一佛,專稱名號,一行三昧,大智宏深,願共眾生同生極樂,可為台大晨曦人之極則楷範。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中贊嘆說:「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裏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裏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 戒,亦在裏許。」因此,晨曦人若能在經典上深加參究,提升見地(信解),當可圓修「信願持名」行要之旨,如此就更加可貴。
   淨土的「穩」、「易」、「普」及「妙」之特質極適合現代社會,將來諸經滅盡時,唯有淨土經典《無量壽經》,佛以慈愍,獨留此經,住世百年,可見淨土之廣 大圓滿。延續這網站最主要是考慮到念佛修行者在今日及未來佛教中還是居多數,因此希望能透過這個介面,達到相互勸勉、彼此提攜的目的。
   然而,這個網站在於提供相互參學惕勵之餘,並不希望舉一廢諸,我們還是希望晨曦社友,尤其目前社員,皆能以廣學普贊的態度,從事知性探索,最後以智導行、一門深入。若是到家,其實一門即是普門。
   然此議之出,未免倉促,偏謬不足,在所難免。普願晨曦社友不吝指導,並踴躍參與、共同成就此事。

詳情請見台大晨曦校友會部落格 http://www.ntusunrise.org/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請欣賞晨曦憶往、晨曦佚史

發表者:陳元暉、許振益

        陳元暉學長將連載於72.08~75.02「晨曦通訊」之『晨曦憶往』,重新編排,補上遺漏,更改錯別字並插入一些照片,建立數位檔案,以饗諸位晨曦人,目前已完成1~16集,其餘待續中,故先行於社慶專屬網站的晨曦歷史專欄內建立連結,感激陳學長的努力。目錄如下:
晨曦憶往1    晨曦憶往2    晨曦憶往3     晨曦憶往4
晨曦憶往5    晨曦憶往6    晨曦憶往7    晨曦憶往8
晨曦憶往9    晨曦憶往10  晨曦憶往11  晨曦憶往12
晨曦憶往13  晨曦憶往14  晨曦憶往15  晨曦憶往16

        許振益學長就李叔玲學長所撰「晨曦學社近六年來(68~73年)學術活動之分析一文中提及六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學術活動之詳細情形,缺乏信史記載一事,特以撰文----晨曦軼史--六十七年(下),予以補齊。故一併納入晨曦歷史專欄內,內文請見晨曦軼史1 ;感激許學長的用心。

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50週年社慶活動第六次籌備會議紀錄

發表者:社慶籌備委員會

台大晨曦學社50週年社慶活動第六次籌備會議紀錄

時間:99320日(星期六)1000Am330pm  
地點:台大校園羅多倫咖啡廳

主席:陳昭義   紀錄:賴鈺玫

出席人員:陳榮基、陳肇璧、陳雪娥、盧月玲、洪有在、林金宏、李叔玲、賴鈺玫、王昱力。

會議議題:

10Am先到集思會議中心看活動場地,討論會場佈置及海報、桌椅擺設等。當天可以全程錄音,力準備90分鐘錄音帶一套,講台桌巾請月玲準備。

二、50週年活動內容及計畫進行方式說明及討論

1. 報到:目前網路上報名人數為52人,仍有許多社友表示會參加但並未報名,有表示要參加但尚未報名的學長,請籌備小組協助報名。請聯絡組於活動前一周再次電話或簡訊通知報名學長。   確定名牌形式及圖案,名牌製作月玲協助,吊帶由力向課外活動組借,塑膠套及吊帶回收箱鈺玫準備。請有在提供報名名冊,提供當日報到組使用。

2. 開幕及主題演講:相見部分,依報名人數分組,約8-12人一組,約需8位學長當帶領小組,有意願者可與力連絡。主題演講30分鐘,由慧開法師主講。
     

3. 專題研討會:目前預計四篇,以晨曦50年歷史的回顧與前瞻為主要研討方向。

4. 晨曦歷史回顧:先播放晨曦回顧照片約6 分鐘,接著由廖文城、陳居亮、石同生、黃建智等學長,每人5分鐘談他們那時的晨曦小故事。

5. 相遇在菩提道上:邀請性通法師、廖文城、康明哲、游祥洲、謝瓊華等學長,與大家分享生活、工作或學佛的經驗或體悟。

6. 淨修捷要:由學社指導老師謝清佳教授領眾禮佛念佛及回向,地點改至蘇格拉底廳,佛像擬用投影方式代替,課誦本現場發放。

7. 無盡燈:無盡燈流程確定,並將無盡燈參考資料放入專刊中。

8. 餐點部份:擬向如來素食訂餐,以自助餐方式,用餐地點在蘇格拉底廳或亞歷山大廳皆可。上下午茶點加午餐每人費用約320元,份數待活動前幾天再確認。

9. 司儀:上午為盧月玲、下午為蔡政純負責。

10. 招募工讀生協助活動當天報到、攝影及現場雜務等工作。

三、專刊內容及邀稿事宜

1. 目前專刊稿件大部份已進來,正在進行編排整理中,尚有3篇大作未完成,均在努力中,最遲下周二(3/23)送廠商進行美編作業,三校必須於4/2前完成,送印刷場印刷才來得及。專刊預計印500本。

2. 書籤部份已進行網路遴選作業,最後選出6則法語製作成一套,擬製作1000套。

四、捐款

    目前校友捐款已累計至179000元整,感謝校友的支持,詳細捐款名單金額請至專屬網站查閱。

50週年社慶活動時程表

發表者:社慶籌備委員會

台大晨曦學社50週年社慶活動時程表

日期:99410日(星期六)

地點:台大第二活動中心B1集思會議中心(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85B1,捷運新店線公館站2號出口,往基隆路方向步行約3分鐘)

活  動  時  程  表

時間

活動內容

地點/備註

09:00~09:20

報到

B1集思會議中心亞歷山大廳前

09:20~10:30

開幕暨主題演講---

開幕相見歡(40分鐘)

主題演講(30分鐘):慧開法師

蘇格拉底廳 /
主持人:王昱力社長

10:30~10:50

茶敘

 

10:50~12:10

專題研討

蘇格拉底廳 / 主持人:慧開法師

12:10~13:30

午餐

亞歷山大廳、蘇格拉底廳

13:30~14:00

晨曦故事多:回顧影片,社友說故事

蘇格拉底廳

14:00~15:20

相遇在菩提道上

蘇格拉底廳 /
主持人:陳昭義學長

15:20 ~15:40

茶敘

 

15:40~16:20

淨修捷要(禮拜念佛)

蘇格拉底廳 /
主持人:謝清佳教授(晨曦學社指導老師)

16:30~17:00

無盡燈(晨曦人傳統)

蘇格拉底廳 /
主持人:王昱力社長

17:00~

會後大合照暨校園自由行

自由參加

18:00~

聚餐

自由報名參加

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簡介台大校園中與佛法沾邊的學生社團

發表者:王昱力

簡介台大校園中與佛法沾邊的學生社團
王昱力(晨曦學社社長)

一、 前言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人於呼吸間生住異滅,晨曦學社亦於剎那頃成住壞空。半百年來,佛法在台大校園中流布,似曠谷中的幽蘭、方塘中的青蓮,其清香飄曳風中,其姿態雅俗共賞,如此殊勝、難遇的佛法,我等皆知若非往昔修福慧,雖欲暫聞亦不能!

大專佛學社團曾經風光一時,接引無數佛教青年,造就台灣佛教界蓬勃發展。然而晚近5-10年間全國大專校院之佛學社團接二連三宣佈倒社,尚存者之社員亦寥寥無幾。台大校園在民國80年以前,佛學社團僅此晨曦社一家,隨著禪學社與慈青社相繼成立,短短10年間,與佛教(法)沾上一點邊的各類型社團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雖言「真實體性真實現,所見一切皆法身」,一切法皆是佛法,皆可依循之而契入實相,但前提是必須時時刻刻反聞自性,「聲聲喚醒自己,念念不離本尊」才有可能,此等法門豈是分分秒秒被事相牽著鼻子走而不知理體之妙的我輩所能奉行。故於進一退九的此界,欲得知校園中真正有心於覺悟的人數,從團契及佛學性社團人數尚可嗅出一絲訊息。

以下僅列舉台大2010年之前存於校內與佛法部分相關或全然相關之社團簡介,其中慈青社因末學親身參與,可翔實描述外,其餘社團因為只參加過一二次活動或未曾參與,所以引用他人資料並列舉今年(2010)之社團活動供學長參考,若有未盡之處,可上該社團網頁或相關道場網站查詢。

二、 現況
從過往到現在,台大校園中與佛法沾邊的學生社團數,有歷史可考者約有10來個。分別是成立於民國49年的晨曦學社,從盛極一時社員達200餘人的台大十大社團,到現今社員3人的局面;民國82年成立的慈濟青年社,隸屬於佛教慈濟功德會,是一個服務性社團;民國90年成立的福智青年社,隸屬於福智文教基金會;民國90年的中智社,隸屬於中台禪寺;民國81年的禪學社與民國90年的領袖教育學社,隸屬於妙天禪師系統;民國95年的一貫道崇德青年社,屬一貫道;法輪功研究社,屬法輪功;光音社,依止青海無上師,學校社團資訊系統上顯示倒社,但還有海報出現在校園;民國97年的香海國際服務社,隸屬於佛光山,成立一學期就倒社;民國98年的大方廣社;如來實證社;心靈悲智學社;佛心潛能學社等等。最後三者皆已倒社。

有關晨曦學社之過往發展,郭森滿學長的大作,有很精闢的說明。晨曦社未來的方向,沈宗瑞學長也有獨到的見解。末學才疏學淺,以下依成立先後,就目前尚有運作之上述社團,其屬性、宗旨、及社團活動略作報導,以窺台大校園與佛法沾邊(或是附佛外道)的學生社團之粗貌。

(一) 禪學社
成立於民國81年,目前社員人數20人,學術性社團。
依止妙天禪師。
社團宗旨與活動:

禪學社是一座心橋,這座橋是個媒介,帶領社員走入靈性不可限量的世界,以此開悟而有著傳單、海報、演講、台大禪心的出版、以及學期初的禪修班、幹部進階班的上課輔導等接引活動。早期剛成立時,資源不是很充裕的階段,每人一片簡單的席子,安坐其上;而現在課前,有更多的幹部一同來佈置場地,搬桌椅、掃地、拖地、以至於舖上組合式地墊,這一片片的綠墊子恰似青青草原,每每上課之時,坐於此安適的環境之中,心中充滿感恩。(以上文章節錄自ptt NTU_Zen版)

校內活動:
第二回合我愛禪、這樣呼吸最健康、靜的境界-專注力訓練、活力再現養肝禪、瑜珈禪,身心靈spa、時間管理高手、靈光乍現-快樂心理學、我的人脈存摺-智慧型人際關係、服務的人生觀、讓地球人的下一站,幸福、迎新演講-下一站,幸福。
校際活動:
北區禪領聯合春遊、領袖會十周年慶-薪火相傳、北區聯合感恩晚會、台大禪回顧與展望。
寒暑假營隊:
真善美身心靈成長營、偏遠地區服務隊、AYUSA美國交換學生行前營、3Q青少年領袖成長營、禪訓營。

(二) 慈濟青年社
成立於民國82年,目前社員人數35人,服務性社團。
依止佛教慈濟功德會證嚴法師。
社團宗旨與活動:

慈青悲智行、聯誼起慧根,慈青社平日社課形式及主題多元,例如孝親、環保、心素食儀、慈青與慈濟、黃鶯出谷妙手生蓮、骨髓捐贈、靜思文化、知心相契等等,每學期均有各自的特色。假日則有芳蘭山莊、居家關懷、環保、人醫會義診等一個月一次之定期活動,自2010年開始隔周五幫感恩戶子女課輔。學期活動則有慈青週、期末出遊、high蟲幹訓、2009年之前的青少年服務隊、2010年靜思.語你有約系列活動等等。寒暑假之營隊有生活禮儀營、薪傳營、初階幹部訓練營、慈青心靈成長營、社區營隊、慈濟新店醫院志工隊、花蓮慈濟醫院志工隊,皆由各校慈青聯合主辦。

在慈青社中,借由承擔不同的活動、不同的職位:學習與學員互動的隊輔、帶領隊輔的隊輔長、負責照相錄影剪接製作影片的人文真善美、課程規劃與執行的課務組、張羅用品的生活組、人事票務溝通的行政組、隨傳隨到的機動組、執行秘書、總召,學習如何應對進退,培養自己的能力,實現理想抱負。

1.芳蘭山莊
每月第三個禮拜六的早上,參與慈青社舉辦的服務學習課程,至台大校園後方蟾蜍山腳下的空軍退伍軍人宿舍(芳蘭山莊)帶給爺爺們歡樂,從邀請害羞的爺爺下來參加,精采的破冰遊戲讓身老心不老的爺爺,動動因為懶惰而有點生鏽的手腳,老歌歡唱,人醫會中醫師義診,美髮店的義剪,觀看證嚴法師人間菩提,享用美味的麵線與饅頭,以及不定時的國術表演,唱京片子,體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把課堂中習得的佛法,有智慧的實踐在生活中。

2.居家關懷
每月第三個禮拜六的下午,參與慈青社舉辦的服務學習課程,至台大校園後方蟾蜍山腳下的眷村,以關懷老朋友的心,深入探訪獨居爺爺的日常生活,和爺爺做第一線接觸,了解他們的需要,不論是較易觀察到的身體健康,或是較難發現的心靈需求,皆盡我們的一份心,豐富爺爺生命的此刻。

(三) 福智青年社
成立於民國90年,目前社員人數40人,綜合性社團。
依止日常法師。
社團宗旨與活動:

每一個年輕綻放的生命不外乎追求一個最快樂、最幸福的人生。福智青年社的成立就是背負著這樣一個為人類福祉盡最大努力的使命,它的誕生將成為未來新時代的先峰。它將帶領著這群未來社會的中堅份子具備最溫暖、關愛的心,持續不斷的為這個世界創造最美好的希望。因為我們相信生命是永恆的,相信生命不只有這一生,相信真正的快樂是來自為別人真誠無私的付出。

日漸沉淪的社會中,「逆向操作」是福智青年秉持的理念。快樂的泉源來自於對未來無限的希望;福智青年社的源頭來自於日常老和尚的遠見與關愛;在他老人家宏願的感召之下成為龐大利益眾生事業的一部份。我們深信改變這個世界不會太難,只要內心對熱愛生命有那麼一點點感動,對真正的快樂有那麼一點點的渴求,就已經可稱為是福智青年社的一員。(以上文章節錄自http://club.ntu.edu.tw/~ntubw/club_new.htm )

校內活動:
迎新茶會 、觀功念恩、杜鵑花節擺攤、媽媽愛心百分百-小時候媽媽對我說、講座-新世紀的生命觀、面對逆境的人生智慧、前進仁愛之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心‧ 影展—有你真好 、感恩‧禮讚—原來幸福這麼簡單、讓感恩乘著白鴿飛翔---卡片傳恩情、掏金大會---感恩大回饋‬、全校性演講—抉擇腳下的每一步、品味生命-讓生命與生命相遇、等在相約的地方、回顧.祈願.展望。
周六大專班
(一)新生:

真相—迷與覺、眼見不足為憑(一)食物的真相、眼見不足為憑(二)美麗的代價:用品、眼見不足為憑(三)廣告的真相、寺院參訪、眼見不足為憑(四)揭開新科技的面紗、影片欣賞:紀錄片「±20C」、人生的真相(一)只要我長大、人生的真相(二) 我的未來不是夢?、感恩禮讚、生命的真相---王子看到了真相、皈依法會@鳳山寺、生命的能力是無限的、讚頌觀摩會、快樂的泉源—善知識。
(二)舊生:
廣論的殊勝、皈依(一)修信為根本、念死無常、讚頌的殊勝、寺院參訪、皈依(二)由何道理而皈依、皈依(三)、親近善士(一)、感恩禮讚、親近善士(二)、皈依法會@鳳山寺、菩提心勝利(一)、讚頌觀摩會、菩提心勝利(二) 。
(三)寒暑假營隊:
教師成長營、大專青年成長營、企業主管成長營。

(四) 中智社
成立於民國90年,目前社員人數13人,綜合性社團。
依止中台禪寺惟覺法師。
社團宗旨與活動:

中智社是一個綜合性社團,其發展非常多元,以經典導讀、禪坐教學、寺院參訪、專題演講、關懷服務、營隊帶動、以及藝術展覽...等活動來引領同學了解及體會佛法的領域。

透過禪宗學習佛法,以禪坐靜中養成,以生活動中磨練。每一學期中智社都會設計活潑多樣的課程和活動,讓同學能輕鬆且快樂地接觸佛法,將看似深奧難懂的佛學化為日常生活的快樂妙方,從中體會佛法與生活之間相融的奧妙。

有別於台大這麼多的佛學社團中,中智社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即是由法師授課。法師不僅可以教授最正確的佛教學識,更可以接觸到禪寺、精舍的生活以及學習梵唄的唱誦、經典的導讀。此外,如果同學有生活上的疑問,還是人際關係或感情上的迷思,甚至對於人生的方向感到困惑,都可以請示法師,藉由佛法的角度思考,解開世間的種種煩惱,比自己獨自一人胡思亂想更容易得到心中那一份清涼安詳,自在步紅塵。
(以上文章節錄自http://club.ntu.edu.tw/~midwisdom/main.html)

校內活動:
從相對到絕對--請問佛法大意?、正見:禪修的意義、對智慧的啟發、信心:發揮心念的影響力,所謂有志者事竟成、真誠:對待人事物的萬能鑰匙、謙和:培養良好人際關係的秘訣、慈悲:對待眾生的心,平等、忍辱:遇到挫折的自處之道、捨得:抉擇的智慧、因果:透徹事理 、感恩:飲水思源,知恩圖報。
寒暑假營隊:
小星辰兒童禪修營。

(五) 領袖教育學社
成立於民國90年,社員人數35人,綜合性社團。
依止妙天禪師。
社團宗旨與活動:

領袖是要能夠帶領人去完成一定目標理想的人,如果其心中永遠只有自己,那對團隊或者這個世界都是一件不太好的消息--即使他擁有再好的領袖技能(如表達、說服能力)。其他像是具有優良領導能力或領袖風采,卻因為為了追求個人存在意義的極致表現而對世界造成傷害或破壞,這在歷史中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世界和平是領袖社對於這個世界的大理想,認為不只要對一般人訴說這個理想,更期許所培育出來的領袖是能夠把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福祉放在心裡。然而,把所有的生命時時放在心裡付出關懷這一件事,很可惜地並無法透過(被動式的)「教育」達成,只能透過個人內在的全面覺醒而被實現。領袖禪,就是喚醒人內在自覺的一個方法,這是領袖社找到的方法,並戲稱它是「獨家密技」,因此選擇領袖禪作為領袖培育的必要訓練課程,希望培育出來的領袖是能夠關懷並且具有道德感。至於對於其他可以喚醒並且長期維持個人自覺「清醒」的方法採開放態度,因這是目前所能找到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我們把它當寶,用力地宣傳它的好。

數年來,社員們來來去去,不過最後能留下來(不管時間長短)的人,都可以在他們身上清楚地找到內在改變而引發外在積極行動的證據,這是領袖社仍持續推動這套課程,並把領袖禪放在最重要的核心課程的原因。

備註:
『禪學社』和『領袖社』是獨立運作的兩個社團,都有自己的活動以及社課。但是彼此也是有著共同理想的社團--希望能夠讓人間成為淨土,世界和平,永遠永遠,所以會互相幫忙,彼此勉勵。
『禪學社』和『領袖社』,一者『內聖』,一者『外王』,相輔相成,一體兩面也。
(以上文章整理自ptt wonderland版)

(六)一貫道崇德青年社
成立於民國95年,社員人數10人,學術性社團
依止一貫道。
社團宗旨與活動:

1.心靈成長
一貫道崇德青年社積極發揚中華傳統文化,重視倫理道德,服務人群,志在開啟心靈悅樂源泉,並從事各項志工服務、投入參與心靈成長課程,以期能敦化人心,啟發人之良知良能,促進社會和諧與人倫有序。
2.社課主軸---志工服務
以志工服務、奉獻社會為方向,主要服務內容分為三個方面:
(1)慈善服務
每週或隔週定時前往老人安養院、孤兒院、關愛之家實行義工工作,在回饋社會的同時,了解並體會社會中與自己不同族群所面臨的困境。
(2)兒童讀經班
每隔週日帶讀四書五經,並帶簡單的康樂活動,培養孩子樂讀習慣,開發兒童潛能;透過與孩子的良好互動,重新認識純真的自我。
(3)國中明德班
利用自己的所學專才,陪伴著活潑可愛的吞世代們,發掘生命中無限的美好,彩繪出屬於自己的一道燦爛彩虹。
3.自我充實---獨樂眾樂
除了身體力行去貢獻社會的各項服務之外,也會不定時的有充實自我的課程內容,提升心靈的高度。
4.讀書會
古書蘊含著做人處事的道理,若能學以致用,將又會是更高層次的體會。本學期將透過研讀禮記,加上討論、心得分享,讀出古書不一樣的氣象。
5.節慶活動
中秋湯圓製作、元宵燈籠、母親節卡製作到了這些節日,從忙碌的生活中,透過活動和學長姐們的互動,靜下來深思這些節日的深層意義,就算隻身過節也能充實而不孤單。
6.心靈成長營
踏青出遊、鐵馬行,親近自然。不定期的率性進修班,與全國各地的大專生一同成長、享受心靈的甘霖。
(以上文章整理自ptt NTU_CDYoungs版)

(七)大方廣社
成立於民國98年,社員人數7人,學術性社團。
社團宗旨與活動:

不詳。
社團課程:
命運的秘密、命運 跳躍的音符、其實妳不懂我的心、穿越多層次時光隧道、如果有來生 妳是否記得我、人類思想藍圖(一)、人類思想藍圖(二)、讓你輕鬆自在的五原動、快樂人生的六修鍊、圓滿生活的八個方式、開發超級金頭腦的妙方、永遠的良友福田、虛幻世界的真實人生、愛因斯坦「統一場」離不開的六大性質

三、 前瞻
整理完各社團創社願景及給社員的期許後,細細思索晨曦社未來之發展方向,此時一個個問題浮現腦海中,晨曦社究竟有何特色?有什麼特質是其他社團所缺乏而我們獨有?有何晨曦識別?任何一位不同背景的同學在此經過三、四年的薰陶後,當他走出晨曦社的大門,是否能讓別人一眼就知道你是晨曦社的同學?這些問題都不容易回答。

不依止特定道場算是特色,任何道場都是我們的資源,可以自由參訪而不受限,但是當我們需要道場的師資、場地等等資源時,也曾因為我們不屬於此間道場而被拒絕。大量學佛的社友算是特色,但是誰知道其知見夠不夠,修持有沒有一定的水準,能否成為同學學習的對象,沒有人知道呀,沒有這個眼睛去分辨呀。

還有什麼特色?

說真的連自己為什麼要學佛都不知道了,如何還要求別人來學佛。未透未澈之前皆似盲人摸象,如果這時還叫別人來摸,怎麼可能摸出個所以然?不過還是得摸啊,摸了才會有機會。

末學認為,學佛最根本的關鍵在於信,雖然本身信不及,信不起自己就是佛,當下已具有佛的功德、智慧及力量,但還是可以帶動別人,使其相信「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均能「發無上正覺之心,住真實慧」,這是目前社團能做的,也只能做到這樣,畢竟眼下沒有任何一個人成功,能夠應機而教、能夠破妄顯示真常、徑路指樂邦。

學佛貴在修心,以及一顆明辨是非的眼睛。晨曦社不敢保證能給同學這樣的眼睛,但是能夠大聲地、有力地告訴大家修心的重要性,以及唯有覺悟,才能逆生死流破繭而出。

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一念清淨心即見文殊(更正版)

發表者:朱信洪________(請輸入您的大名,以利辨別討論)

指月錄南嶽石頭希遷禪師章節有一段文章 師問新到。從甚麼處來。曰江西來。師曰。見馬大師否。曰見。師乃指一橛柴曰。馬師何似這個。僧無對。卻回舉似馬祖。祖曰。汝見橛柴大小。曰沒量大。祖曰。汝甚有力。曰何也。祖曰。汝從南嶽負一橛柴來。豈不是有力 看完這段對話石頭意在何處

對於我們來說,一橛柴與馬祖相去何止千里,看到柴只會想到拿來煮飯與燒水.假如是得道的高僧那就會五體投地禮拜,供養,請法.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難道這樣有什麼不對?唯識告訴我們,這是第六意識起的分別作用,不但無法了生死,它正是我們在六道中輪迴不停的原因.

因此有些修行禪學的人,以為禪宗的放下就是放空第六意識 .其實宗門下的功夫,都是從第八阿賴耶識下手.所以放下指的是看破阿賴耶識境界,藉這則公案,我們來看如何看破阿賴耶識.請看愣伽經卷二下 :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常聲者,何事說』?佛告大慧:『為惑亂。以彼惑亂,諸聖亦現而非顛倒。大慧!如春時燄、火輪、垂髮、犍闥婆城、幻、夢、鏡像、世間顛倒,非明智也;然非不現。大慧!彼惑亂者有種種現,非惑亂作無常。

大慧菩薩問佛:世尊說常法[常樂我淨涅槃四德的常]是依何等法?作如是說.佛告大慧:依虛妄法.為什麼 呢?大慧!這個世間的虛妄法,聖人亦現.然而不顛倒.這人世間的一切都好比:陽燄,火輪,海市蜃樓,夢幻,鏡中像.無智的人,生顛倒見.有智者不然,然而並不是他們看不到.

大慧!妄法現時有無量差別,是第八阿賴耶識所現境界.然而不是無常.為什麼呢?離有無故.也就是說我們的正報和依報是過去世的業報所現,因此不能說有或說無.好比一場電影,一場戲或是一場夢.戲結束就沒有了,夢醒來就不見了.因此不能說有或說無.

這裡用惑亂描述我們凡夫的生活情況,就好比楞嚴經,用演若達多自照鏡子發覺頭不見而發狂一樣.這是形容法性就在我們日常生活動用中,但是我們體會不到這股力量,因此被外在境界拉著跑.傅大士說:如色裡膠青,水中鹽味,雖不見其形,但決定是有.

不是不學佛的人惑亂,很多學佛的朋友也惑亂,比如修佛慢,很多人以為是唸某一尊佛的咒語,再加上觀想自己就是那一尊佛.這樣就可以幫眾生消災,祈福,超度.這是個大大的誤解,因為那是你的識心所變,那來佛的功德.寶誌禪師說:若欲作業求佛,佛是生死大兆.

其實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給一切眾生最殊勝的修學環境,連地都是黃金鋪設的,就是佛貪.怕眾生被無明所害,臨終一念乃至十念皆可接引往生,是佛嗔.接引到極樂世界只昇不退,就是佛慢;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就是佛慢.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沒有時空的限制,是佛癡.若能同願同行,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普賢十大願行,洪範三界,周遍十方.

又種種事性,凡夫惑想起愚夫種性。彼非有事、非無事,是名種性義。大慧!即彼惑亂不妄想,諸聖心意意識過習氣自性法,轉變性,是名為如。是故說如離心,我說此句顯示離想,即說離一切想』。

凡夫分別妄法,把阿賴耶識所現境界的種種事物[一橛柴或是人]以為實有.而決定如是,決定不異,因此迷惑而造業而受報.而在三界輪迴無有出期,這就是愚夫種性.其實彼迷惑法,非是實事,非不實事;不是真的存在,也不是不存在,為什麼呢?

大慧!因為聖人觀察彼迷惑法不虛妄分別;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但要如何安住我們的心,降伏我們的心,使其不虛妄分別.佛經上說:諸法從本來,本自寂滅相.我們感覺的紛擾不安,只是業識使然,如鏡中像,如虛空花.所以聖人能轉心意意識身相,而離煩惱習,故名為真如.此名真如法,離心就是離分別法,我重宣說真如法體離分別法,彼真如中無彼虛妄分別法故.

見到真如就是見到法性;也就是說見到十方諸佛的法體,當然就見到了馬祖.

一念清淨心即見文殊

發表者:_朱信洪_______(請輸入您的大名,以利辨別討論)


指月錄南嶽石頭希遷禪師章節有一段文章 師問新到。從甚麼處來。曰江西來。師曰。見馬大師否。曰見。師乃指一橛柴曰。馬師何似這個。僧無對。卻回舉似馬祖。祖曰。汝見橛柴大小。曰沒量大。祖曰。汝甚有力。曰何也。祖曰。汝從南嶽負一橛柴來。豈不是有力 

看完這段對話石頭意在何處


對於我們來說,一橛柴與馬祖相去何止千里,看到柴只會想到拿來煮飯與燒水.假如是得道的高僧那就會五體投地禮拜,供養,請法.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難道這樣有什麼不對?唯識告訴我們,這是第六意識起的分別作用,不但無法了生死,它正是我們在六道中輪迴不停的原因.


因此有些修行禪學的人,以為禪宗的放下就是放空第六意識 .其實宗門下的功夫,都是從第八阿賴耶識下手.所以放下指的是看破阿賴耶識境界,藉這則公案,我們來看如何看破阿賴耶識.請看愣伽經卷二下 :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常聲者,何事說』?佛告大慧:『為惑亂。以彼惑亂,諸聖亦現而非顛倒。大慧!如春時燄、火輪、垂髮、犍闥婆城、幻、夢、鏡像、世間顛倒,非明智也;然非不現。大慧!彼惑亂者有種種現,非惑亂作無常。


大慧菩薩問佛:世尊說常法[常樂我淨涅槃四德的常]是依何等法?作如是說.佛告大慧:依虛妄法.為什麼 呢?大慧!這個世間的虛妄法,聖人亦現.然而不顛倒.這人世間的一切都好比:陽燄,火輪,海市蜃樓,夢幻,鏡中像.無智的人,生顛倒見.有智者不然,然而並不是他們看不到.


大慧!妄法現時有無量差別,是第八阿賴耶識所現境界.然而不是無常.為什麼呢?離有無故.也就是說我們的正報和依報是過去世的業報所現,因此不能說無.


這裡用惑亂描述我們凡夫的生活情況,就好比楞嚴經,用演若達多自照鏡子發覺頭不見而發狂一樣.這是形容法性就在我們日常生活動用中,但是我們體會不到這股力量,因此被外在境界拉著跑.傅大士說:如色裡膠青,水中鹽味,雖不見其形,但決定是有.

不是不學佛的人惑亂,很多學佛的朋友也惑亂,比如修佛慢,很多人以為是唸某一尊佛的咒語,再加上觀想自己就是那一尊佛.這樣就可以幫眾生消災,祈福,超度.這是個大大的誤解,因為那是你的識心所變,那來佛的功德.寶誌禪師說:若欲作業求佛,佛是生死大兆.
其實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給一切眾生最殊勝的修學環境,連地都是黃金鋪設的,就是佛貪.怕眾生被無明所害,臨終一念乃至十念皆可接引往生,是佛嗔.接引到極樂世界只昇不退,就是佛慢;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就是佛慢.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沒有時空的限制,是佛癡.若能同願同行,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普賢十大願行,洪範三界,周遍十方.
又種種事性,凡夫惑想起愚夫種性。彼非有事、非無事,是名種性義。大慧!即彼惑亂不妄想,諸聖心意意識過習氣自性法,轉變性,是名為如。是故說如離心,我說此句顯示離想,即說離一切想』。
凡夫分別妄法,把阿賴耶識所現境界的種種事物[一橛柴或是人]以為實有.而決定如是,決定不異,因此迷惑而造業而受報.而在三界輪迴無有出期,這就是愚夫種性.其實彼迷惑法,非是實事,非不實事;不是真的存在,也不是不存在,為什麼呢?大慧!因為聖人觀察彼迷惑法不虛妄分別;就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無所住.但要如何安住我們的心,降伏我們的心,使其不虛妄分別.佛經上說:諸法從本來,本自寂滅相.我們感覺的紛擾不安,只是業識使然,如鏡中像,如虛空花.所以聖人能轉心意意識身相,而離煩惱習,故名為真如.此名真如法,離心就是離分別法,我重宣說真如法體離分別法,彼真如中無彼虛妄分別法故.見到真如就是見到法性;也就是說見到十方諸佛的法體,當然就見到了馬祖.
張貼者: 水中天 位於 下午9:28 0 意見
2010年1月15日星期五

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

case study

發表者:朱信洪________(請輸入您的大名,以利辨別討論)

南嶽石頭希遷禪師章

師問新到。從甚麼處來。
曰江西來。師曰。見馬大師否。曰見。師乃指一橛柴曰。
馬師何似這個。僧無對。卻回舉似馬祖。祖曰。
汝見橛柴大小。曰沒量大。祖曰。汝甚有力。曰何也。祖曰。
汝從南嶽負一橛柴來。豈不是有力 

請問石頭禪師意旨如何

2010年3月6日 星期六

台大晨曦學社50週年社慶書籤佳句遴選

發表者:林金宏
諸位學長大德您好:
上次的籌備會議有提到要製作一套書籤分送給大眾結緣,我收集了一些法語佳句如附件,由於個人俗務繁忙,收集尚未達100則,因時間己緊迫,所以拋磚引玉,請大家每人出個二三句,即可成就一篇可觀的智慧語錄。
不過我們打算只票選其中10則拿來印製成書籤,故亦請大家選出您最中意的10則佳句。
強烈徵求有美工能力的社友為這套書籤做個版面設計,請當仁不讓趕快跳出來,功德無量。
印製方面是否請 肇璧學長連同特刊一併發包。
林金宏 合十

按此進入遴選
遴選方法:請先填上您的姓名,再選出10則您最喜歡的佳句,然後在相對應的欄位上填寫 "1", 得票最多的句子將印成書籤與大眾結緣,希望取得書籤的人都能獲得心靈的滋潤,愛不釋手。您也可以在佳句內容欄末加入您所知道的好句子和大家分享,並遴選之。

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驪珠獨耀於滄海─晨曦之回顧與前瞻

沈宗瑞撰 2010.3.1

今年逢晨曦五十週年社慶,適巧個人也在服務公職滿三十年後退休,回首前塵,宛若一夢。晨曦於我深有重恩,當時因社友李中旺、連永川同學介紹皈依陳上師,而我也在初機組上結識終身之菩提伴侶。詳細檢點,此因此恩,實乃極深極重。畢業後即入學界服務,回顧一生平淡,實無可述(惟誤人子弟,可罄竹難書),而日課讀誦,雖全歸草草,然幾乎未嘗一日廢斷,想人生起落無常,修行得以持續,實深僥倖僥倖,此全賴佛德加被有以致之。

去年梢,昱力學棣矚我為文以祝社慶,由於過往一向為晨曦邊陲遊民,參與不深,恐無可獻曝之處;惟在學校有年,考校園變遷甚速,若干現象發展,應可研究,蓋佛法不離世間法,亦當於眾生心行中求,若於現況深入,晨曦之前景或亦可思過半矣。近幾年,晨曦門庭寥落至此,實與此客觀環境息息相關,今若試圖振衰起敝,或許尤應鑑此,以策將來。昱力社長懇切篤敬,難能可貴,獨撐大局於將傾,高舉宏圖於前瞻,凡我晨曦學長皆應共襄盛舉,盡力護持,故敢此略申夸夸之言,以答誠意之殷殷。

台灣於一九八七年解嚴,此年為人心改變之分水嶺,校園文化因之亦有極大變化。於此之前,校園相對保守,民間(包括宗教)社團在校園發展組織者,絕無僅有;電腦網路亦不普及,學生僅能透過書籍報章,交流思想;一般校園思想性社團較多,存活較易,反之,育樂性社團則偏少;在社會非多元未開放之下,學生的生活與思考相對單純淳厚。然時至今日,情況全然改觀,揆其大者,有數個現象持續發展:
一、許多佛教道場叢林在校園發展組織,有些學校原先的佛學社團也轉而完全仰賴道場的指導,然世俗化活動比例漸增。
二、許多(非禪或佛教)禪坐或結合佛教觀念社團紛紛成立,率以附加提高學習效果、穩定情緒、增進健康及領導能力等目標作結合。
三、學生對社團的參與度與興趣普遍下降,網路交流取代人際互動;另一方面,學生社團數與異質性亦相對增加,然單一社團成員僅個位數者比比皆是,朝生暮死如蜉蝣者亦所在多有。
四、育樂性社團增加最多,學生已習慣透過影視媒介學習或放鬆身心,漸離閱讀與思索習慣之樂。
五、基本物質取向與需求遠超於過往,對於人生根本問題之思考風氣愈見淡薄,亦即工具理性超過價值理性。
六、過去校園周遭,因避秦火而來台開班授徒非學院式的鴻儒長者已凋零殆盡,而學院中的研究功利取向亦使得傳統學問之傳承精隨難以顯揚。

晨曦過去活動的主要內容就是經典研討及參訪大德。回顧歷史,頗有似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遵文殊智、效普賢行之意味。讀經之重要在於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何況更而生信起行。華嚴經云:『欲度眾生令住涅槃,不離無障礙解脫智;無障礙解脫智,不離一切法如實覺;一切法如實覺,不離無行無生行慧光;無行無生行慧光,不離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不離善巧多聞。』所以因聞顯心,允為正因。至於參訪,則以各道場具實德之修行者為主,過往如此,未來亦應如此。法華經云:「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治生產業既是,鐘磬梵唄豈可非是。一切法皆是佛法,惟法位次第儼然,曷容混濫,是故參訪當以應機生信起行為尚,然而此又非多訪多參不足為功。因於聞經,善巧開解;是故,以之而起如何之發心、如何之見地,將來必會如何之善知識與如何之法門,此乃理之必然。因之,讀經與參訪,互關互連。

未來晨曦之活動似應仍依此為兩項核心活動,但形式上不妨可求其變化;其他活動盡可多元發展,但仍應求其融貫上述這兩項核心活動為貴。老晨曦目前錙素皆俱,人際普及各界,未來或可於經典導讀或可於參訪對象上多為協助。畢業晨曦濟濟多士,老幹新枝,此傳承之法或可標為典範。然而,聞經參訪有兩原則須守:第一,若要佛法興,出家在家必要相互尊重、相互增益。一切法從恭敬生。在家水準高,出家水準自高,反之亦然。惟在校晨曦目前是以在學在家眾為主,所以未來小晨曦可以保留在家居士角度,與各大叢林接觸,但不必偏於某道場。此自亦可與各道場在校發展之組織,相互交流、借鑑取法。其次,大乘小乘要相互稱嘆,蓋此皆為釋迦一代時教,曷得拆離。指月錄中有禪師謂:「若論佛法,諸惡莫作亦得。」一般多謂,需涵蓋「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才是圓滿。禪師是真徹者,方有此句。此句是大方便句、真究竟句、大圓滿句,直可三頂禮。所以圓人所見無不圓,晨曦人若能以此見地,廣納諸乘之言,方不負釋迦五時八教深心以及歷祖披肝瀝膽之悲願。

未來世界物質熾盛,莫可暫息,人腦復加電腦,人際復含網際,網上加網,一往不返。名利食色,凡人所愛,原無足怪,乃虛擬感官之境,竟亦可廢食忘寢,夢中復夢,實前所未聞;再者,未來世界競爭日強,人之情緒壓力必藉藥物安頓,人不自主之況,可憐可嘆之狀,直不忍多思。此外,人類物質慾望又與學術科技發展息息相關。尤其基礎物理學以及腦科學之發展,本世紀或更有驚人之突破,其於打破人類認知成見或將有劃時代之貢獻。佛教教理層次井然,由可思議漸入不可思議,以論常識導歸離言實相。無論華嚴之小、始、終、頓、圓,或天台之藏、通、別、圓等皆在甄別淺深,歸向一乘。故科學知識之昌明,與佛法應可相互輝映。就真如門而言,實不增不減;就生滅門而言,可謂一得一失。是故,未來晨曦對經論之研討,能多所結合當代科學之發展,應可增加學生理解之深入。蓋古來之經論,曾引儒道思想以闡揚內學,佛學東來之初,復有經歷「格義」之階段;乃今之學子幾乎接受西方之教育內容,若能結合西式內容及思想方式則或更見其交融成效。最近十數年,藏土密教在西方大昌,弘法者以西方思維方式演繹佛教,實深有關聯。

近年得空閱讀《宗鏡錄》,深深嘆服永明延壽禪師之智慧如海,雖多以唯識為論,卻全屬圓頓之言,此錄正宗,可為(節錄)必讀之經論。其書八十餘萬言,禪師提出學佛要題,邀請禪門各宗長老討論,並將解答歸納整理,又復引用大乘經一百二十本,諸祖語錄一百二十本,賢聖集六十本,總共三百本。而舉凡邏輯、人文、史哲、經論等皆同冶於一爐。拜讀此書,世間學問祇如糟粕。五代人才多入佛門,極一時之盛;想今日人才雖遍在各業,惟若能普及佛教於各界,其況等爾。大學時期,為人生反省之最初與最重要階段,佛教之興衰,足可於大學教育(包括社團活動)內容得知,此所以甚多晨曦學長所深望於後進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處。

昱力社長曾提一問,望我解答,以補篇幅:「眾生既全是法身,本具如來智慧德相,為何會因為妄想執著而無法明瞭此道理?」此句是釋迦牟尼佛臘八開悟第一句:「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的第二層問。此問可有甚多答法,可全顯佛教宗旨,可全賅大小教門,亦可引為晨曦之大哉問,學與問之間,演之可無窮無盡。蓋以世俗之相,不脫成壞住空之見(包括科學之見),不離生老病死之苦。此問之答,引《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之回答甚為扼要,痛快淋漓:「學道人一念計生死即落魔道。一念起諸見即落外道。見有生趣其滅即落聲聞道。不見有生唯見有滅即落緣覺道。法本不生今亦無滅。不起二見不厭不欣。一切諸法唯是一心。然後乃為佛乘也。凡夫皆逐境生心。心遂欣厭。若欲無境當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滅。若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秖益紛擾。故萬法唯心。心亦不可得。復何求哉。」所以個人是如何之見,即成就其未來之道路;如何之妄想執著,就決定其三界之浮沉。而宗鏡錄卷二十三也有極好的妙喻:「觀生也如石女之懷兒,觀住也若陽燄之飜浪,觀異也同浮雲之萬變,觀死也猶狂花之謝空。是以深達無生,知皆無我,空生空滅,幻墬幻昇。」此與金剛經末後之六如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可互參照。

前閱宗密圭峰禪師所著之《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略疏》,深喜其序言,有云:「處生死流,驪珠獨耀於滄海;踞涅槃岸,桂輪孤朗於碧天。」本在凡夫之地,故僅得擷前一句,作為本文之題。意為雖在生死之流中,但深信本性決定不失,不但信他(佛)亦且信自;雖煩惱業障滿身,幸得持名(咒)一法,信決可依此仰佛果德,效菩薩之行,猶如驪龍頷下珠而獨耀於滄溟耳。三十年來雖如夢,唯有此事最真實。謹以此文,用祝社慶。

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千載殊勝因緣__百萬人 譯經 計劃__邀請您__共同歡喜成就

發表者:釋智懿法師(郭勤正)
千載殊勝因緣__百萬人 譯經 計劃__邀請您__共同歡喜成就
社團法人 漢譯西藏大藏經協會 徵求會員入會

歡迎參觀布洛格
http://tw.myblog.yahoo.com/chiimaster
http://tw.myblog.yahoo.com/taipeichiimaster

百萬人 譯經 計劃
紀念玄奘大師一千四百年
繼承大師未完事業心願
史上規模 最龐大的 民間譯經
千載殊勝因緣
邀請您
共同歡喜成就
漢譯 西藏大藏經
四千多部論著
跨越傳統與現代
願景:再創隋唐佛教全盛時期 波瀾壯闊的局面

漢譯 西藏大藏經九大特色
(1)歷史性 現代及未來世界的導航明燈
(2)前瞻性__國際趨勢風潮的先端
(3)宏觀性__智慧精神文明的寶藏
(4)完備性__教理解說, 修行體驗完整齊備的佛法
(5)整合性__吸收古典風格融合新時代的風貌
(6)團結性__佛教跨國際交流與融合
(7)提昇性__參與及護持個體生命的昇華與超越
(8)普及性__流傳普及精確通暢流利易懂的譯文
(9)視野性__提昇佛法達到國際化研究的水準, 開啟新課題領域研究修行
-------------------------------------------
社團法人 漢譯西藏大藏經協會 徵求會員入會
漢譯西藏大藏經協會 籌備會公告
99年2月10日台內社字第0980239029號

主旨:本會經內政部98年12月31日台內社字第0980239029號函准設立,並成立籌備會,茲公開徵求會員。
公告事項:
一、本會宗旨:
(1)效法玄奘大師,翻譯及出版漢譯西藏大藏經。
(2)促進漢藏佛教之交流融合。
(3)推動佛教研究與國際交流教育人才。
二、本會任務:
(1)翻譯及出版並免費結緣、贈送漢譯佛教西藏大藏經,及編訂出版並免費結緣、贈送梵、藏、巴利、漢文之佛教經論及工具書(辭典、索引等)及學報或期刊等。
(2)繼承太虛大師所創之漢藏教理院,設立推動漢藏佛教的佛學院、或研究中心等,用以追求高深之學術、養成健全之人格。
(3)遴聘師資,開設課程,舉辦或參與國際會議、學術研討會、禪修研習營、道場參訪,印度西藏朝聖等。
(4)開拓國際視野,邀請國內外學者講學、授課,辦理國際間學術合作與交流,參與跨國性宗教學術活動。
三、入會資格:
(1)個人會員:凡贊同本協會宗旨、年滿二十歲、具有佛教正信資格者。
(2)團體會員:凡贊同本協會宗旨之公私機構或團體。
(3)贊助會員:贊助本協會工作之團體或個人。
申請時應填具入會申請書,經理事會通過,並繳納入會費。
(入會費: 500元)
四、籌備期間申請入會之截止日期:即日起至99年3月15日止。
五、籌備會地址:台北縣深坑鄉埔新街2號7樓。電話0919-38-1424
六、申請入會:
(1)敬請列印入會申請表,填寫之後,再寄回籌備會地址。
(2)或直接在電腦文字檔上填寫之後,再全選本文,
直接貼到信件內文,以電子信件,直接寄回:
電子信箱 chiimaster@yahoo.com (請注意不要加.tw)
或 taiwan.chiimaster@gmail.com

籌備會主任委員:釋智懿法師(郭勤正)。
------------------------------------
社團法人 漢譯西藏大藏經協會 入會申請表

(1) 姓 名:_____
(2) 出 生:_____民國 年 月 日
(3) 電話(公)(宅)(行動) :_____
(4) E-mail:______
(5) 戶籍地址: 省(市) 市(縣) 街(路) 段 巷 弄 號 樓之
(6) 學歷科系:_____
(7) 經 歷:_____
(8) 現 職:_____

(9) 申請人: (簽章)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
備 註

1. 請附 最近一年內半身正面2吋彩色相片2張 (製作會員證)
2. (入會費: 500元)

申請表填寫
(1)敬請列印入會申請表,填寫之後,再寄回籌備會地址。
(2)或直接在電腦文字檔上填寫之後,再全選本文,
直接貼到信件內文,以電子信件,直接寄回:
電子信箱 chiimaster@yahoo.com (請注意不要加.tw)
或 taiwan.chiimaster@gmail.com

歡迎參觀布洛格
http://tw.myblog.yahoo.com/chiimaster
http://tw.myblog.yahoo.com/taipeichiimaster
釋智懿法師 簡介
通曉梵藏巴利漢英日等多種語文
傳承天臺宗第四十六代法脈
於美國法雲寺禮妙境老和尚為剃度恩師
於印度甘丹寺禮洛桑才培仁波切為師
於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禮倫珠梭巴格西為指導教授

WBSY 世界佛教僧伽青年會 副會長
WBSY 行政及國際關係委員會 主席
BAG 美國喬治亞州佛教會 會長
CTTBC漢譯西藏大藏經協會 召集人
IEBA 國際英語佛學交流協會 召集人
高雄縣古嚴寺 授課教師
金剛乘學會 授課教師
佛陀教育基金會 授課教師
聞思佛學圖書館 授課教師

曾任成大東哲佛學社副社長
台大晨曦社社長
法雲寺佛學院教務助理、知客
中國佛教學院講師
福嚴佛學院研究部教授

臺大哲學系文學士
UCLA美國加州大學佛學碩士
UW-Madison美國威斯康辛大學佛學博士課程修畢

多年來應邀於臺灣美國各地宣揚佛法,開辦講座,指導禪修。
現於臺灣主要從事漢譯西藏大藏經翻譯,及教授梵藏巴利文、編訂梵藏巴利漢經論對照,推廣天臺止觀與教學、瑜伽唯識學、般若中觀學等。

2010年2月17日 星期三

我們應該繼續支持晨曦社嗎?

發表者:陳肇璧

         前幾天一月三十日,我們許多學長在傅壹馨館開社慶籌備會,當會議結束之後,大家偶然又聊起了晨曦社的現況,當然,老話重提,晨曦社到底讓他順著世間無常的道理,成住壞空,自然消失,還是應該繼續支持晨曦社努力辦下去,個人的意見,繼續支持晨曦是最好的選擇。因為︰
一、碰到困境就放棄,這很容易,只要保持沉默晨曦的未來由現在年輕的晨曦人自己決定,來總有那麼一天,晨曦自然會消失數千佛教經典捐給學校,老舊生鏽的書櫃交給資源回收,檔案付諸ㄧ炬,如有剩餘公款捐給台大,現有的空間自然有別的學社佔用,我們現有的這一代人都不再提起晨曦社,時間會沖淡一切,晨曦真的會像大海中的一個泡沫,隨因緣而滅最後回歸法界
二、晨曦果真的消失了,我們都願意接受嗎?相信每一位學長們心中都有或多或少的遺憾。對晨曦的感情越深,遺憾就會越長久,當晨曦社真的完全沒了,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遺憾更會延續到我們人生的終了,所以我們一定要仔細想一想「晨曦社」的意義,再來決定他的命運。晨曦社畢竟是台大的總體的一部分,全台灣年輕的一代當中,最頂級的精英幾乎都在台大,相信台大人在未來三十五十年裏面,一定有人會成為國家、社會上傑出的人物,各行各業成功的領袖,只要他們曾經聽聞佛法,領教了佛法的深刻的一面,知道佛法擁有崇高的智慧基礎,即使後來沒有再繼續學佛,我們晨曦社已經為大社會創造了一位同情甚至支持佛法的人才,他們對佛教即使沒有直接的幫助,至少不會傷害佛教。現在多培養一位,未來就多一分力量,何況這些精英們的心海中,只要有著一段佛法的記憶,這就是可貴的菩提種子,遙遠的未來種子成熟之時,世間就多了一位喜好佛法的人,甚至成為修行人,有修行人,世間才有聖者、成就者。是我們努力的重點。
三、我們不妨自己反省,年輕的年代,我們幾乎不用花費任何代價,在晨曦就可以聽到熱誠的學長們講出佛法,在楞嚴經、中觀、般若、唯識、華嚴、佛概和多種經典小組當中,大家研究經典相互薰習,幾乎忘了世間的名利。在這乾淨的土地,我們結交到一大群善良而且懂得佛法的朋友,有些同學還獲得了佳偶美眷。尤其當年寒暑假到任何道場參加活動打佛七參加夏令營佛法食住一切支用完全受之於佛教,我們分文未。我們在晨曦甚至在佛教裡面,得到的遠比付出的要多很多。感念這一段的恩惠是我們懷念晨曦的理由。此刻當晨曦在面臨無常的時候,我們應該發揮如醫生一般的良知德行,明知每個世間人最後都必定要面臨無常,但是能挽救的必定全力搶救,所以我們一定要善盡一切努力,一直到方法用盡,能付出的都已經付出,最後如果還是救不起來,到那時決定放棄,大家比較沒有遺憾。
四、我們知恩圖報,眾生會得利益,受惠最多的是我們自己,而且這個功德是自己修來的,任何人都無法取代。更何況護持佛法的功德是通三世的,過去諸佛、菩薩、護法龍天都歡喜讚嘆,現在諸佛菩薩一切都讚嘆,未來諸佛也歡喜。這與世間一切善行不同,世間善行一報還一報,護持正法的功德是捨一得萬報,能觀三輪體空者得無量無邊福報,真的不可思議。
五、佛法如智慧的火炬,正覺的燈,當油盡燈枯之時,誰能夠為這一盞燈添加乃至一滴油,一杓的油,一匙的油,使他再度發光,點點滴滴都是功德無量。晨曦在台大呈現衰,這是我們太疏忽了,晨曦的成長同樣需要關心和保護才能健康、茁壯。只要存在就有希望,只要晨曦繼續存在於台大,未來一定有機會,關心就不應該中斷。所以我們應該堅決不放棄,立志非要救起來不可,這比較難,但是功德最大。要花時間、金錢、最好還要有一個小組專責在支持晨曦社也許付出了財力、人力、心力,說不定還不能保證成功,遇到重大挫折,說不定越想越讓人卻步。只有積極奮起才是唯一的選擇,因為這樣才有生存的希望。
六、我們應該盡最大的努力,讓他存活,方法當然很多,考量晨曦的現況畢竟社員只有個位數,無法如當年主辦大型活動。而校友會的人力、時間一定有限,因此未來能辦的活動一定是省時、省力、不干擾在學的晨曦學弟妹們才行,所以再度建議大家支持開辦獎學金當年周宣德老師就是以獎學金來資助大專生學佛。前年慧炬做過統計,50年來總計獲得獎助的學生約有 9866人,頒發3070萬元的金額。民國70年以後頒發獎學金金額每年多則159萬,基本上在80萬左右。這個善舉帶動了全台灣大專同學的學佛風氣,根本改造了台灣佛教生態,效果非常可觀。這是以一個社團推動全台灣青年來學佛。我們校友會面對的只有一個袖珍型的社團,而且範圍限定台大,當然不需要如此龐大的款項,每一次只要幾萬元即可,募到多少就做多少的事。頒發獎學金本身就是一項慈善事業,何況獎勵青年人學佛更是功德無量,增長眾生的法身慧命,果報真的不可思議。
        今天的台大有三萬學生,扣除家境優渥的部分同學,我們深信其餘的學生裡一定有亟需要獎學金來分攤家計,至少不用向家裡索取零用錢。他們所面臨的困境和40,50年前我們的老同學們類似,都是父母成天忙碌僅夠溫飽,環境困難的真的一無所有。台大同學到底有多少來自清寒低收入戶,做了就知道,只有勇敢嘗試才有希望,不保證成功,但是可以從失敗中學習如果以各種負面的理由自我放棄,當然連最後的希望都不會有,完全放棄代表著完全絕望。所以我們想幫助晨曦,就應該從幫助清寒學生做起。清寒學生知苦、吃苦,了解真正的人生,具備了學佛最好的物質環境,擁有最理想的心裡條件。
七、晨曦社是弘揚佛法的一個重要機構,不用蓋廟,不需要龐大的資源投入。也不用晨鐘暮鼓,干擾台大的生活作息,他不只是我們大家過去的記憶,晨曦社的存在可以繼續接引年輕人學佛,社團倒閉一個,佛教就減少一個弘法單位,我們對佛法越珍惜越覺得這是十分令人惋惜的事。
八、什麼活動是校友會能做的?演講?宗教展?冬令救濟?還是什麼活動?校友會若想要積極的作一點事,還是以辦獎學金最適合,效果明確而且直接發生在學生身上,獎勵要夠份量,效果就持續更長遠,最不費人手,不必勞師動眾,尤其在經濟普遍困難的時刻,可貴的善款最為大家所需要。堅持辦下去,日子長遠就有可觀,對未來的大社會一定有幫助。假設每辦一次需款八萬元,估計可以獲得10個學生,構想中的晨曦如果是20個社員,就需要16萬。只要願意讀佛書,寫報告,就能獲得獎勵。獲獎的同學一律向晨曦社長報到,學社就多一批新血每學期辦一次,學社不必辦任何活動就增加一批新人,這是我們校友會作得到的。晨曦到底該是個多大的規模,社員要幾個人最適當?要分幾年達成?大家都可以想想的。如果經營順利,學社馬上好。慘澹經營,馬上漸漸好。放棄不經營,當然一切都不會好。
        九、晨曦社能夠存在50年,相信在台大應該是歷史最為悠久的社團,這是個很明顯的成就,這個成就是累積50年來許許多多學長們辛勤努力的結果。學社擁有4000册佛書,遠比學校總圖書館所藏還要完整而且深刻。以前我們許多傑出的同學對於佛法的了解,甚至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比老師們更清楚正確。這一切都是學社主觀的努力與環境的需求,所共同產生的成果。晨曦社健康發展了40年,這個事實證明了,晨曦有繼續存在的理由,因為符合人性的需求,尤其完全符合我們這一世代的台大人的需求。只有最近 10聲勢稍挫,學佛的同學分散到中智、福智、慈濟等社團,晨曦人數最少,但是我們深信自由討論佛陀教義是聞思修三慧中的重要一環,印度西藏佛教甚至有辯經制度。晨曦因為這個特色所以一定有繼續存在的必要。學佛一定要經過我們自由思辯、在我們深深信服佛陀的智慧的時候,真正的學佛是從這裡開始的,晨曦社具有這樣的特質,符合台大自由的學風,符合佛陀的本意,所以我們晨曦應該更自信地活著。
        十、校友會有120人,對一個只剩5人的社團,絕對有能力協助他振興,癥結只在我們的意校友會中只要有一部分人能接受這個提議即可開始作業,我們捐獻的善款匯入學校所指定的帳戶,只要累積到新台幣幾萬元就可以開始辦理。用校友會名義或個人名義捐款作獎學金,學校都非常歡迎,願意充分配合
    身為佛教徒,不忍心看到末法在晨曦發生,不願看到曲終人散的場面,我們就應該來幫晨曦社。辦理獎學金注意事項草案已經在月聚會中請大家過目校友會是個開放空間,請大家繼續提供意見,請支持晨曦社繼續經營下去,未來充滿希望,晨曦會更好,大家指教。

2010年2月12日 星期五

台大晨曦學社50週年社慶邀請函──晝度樹下共集會

親愛的晨曦社友您好:
光陰流逝,世事更迭。還記得那段有您的身影在台大椰林道上穿梭、在晨曦社棲風谷裡歇腳的日子,已是多少寒暑以前的事嗎?而距離郭森滿、劉勝欽、張泰隆等學長辛苦奔波、為創立晨曦社作努力的時光,倏忽之間五十年也過去了。不知學長自母校畢業進入社會歷練後,是否仍然秉持著學佛的初衷,以澄淨的心靜觀生命的無常幻化,面對世俗八風與煩惱的來去而不捨菩薩行持。過去五十年至今,晨曦社雖也相應於緣起法,示現空成住壞,然而智慧的燈炬仍在傳承、燃燒。如同山櫻花的綠葉凋零,實則一樹的花苞在嚴冬中等待綻放的機緣;或如谷中如藍的澗水,雖時時奔流但卻能明湛清澈;又如世尊在《中阿含七法品晝度樹經》(經文附於本函背面)中的開示,三十三天晝度樹未歷葉黃葉落,焉能樹葉還生乃至花盡敷開?
今(99)年四月十日週六,台大晨曦佛學社與台大晨曦校友會將假台大集思會議中心(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B1)舉辦晨曦學社50週年社慶,在短短一日的會中將有相見歡、主題演講、學術研討會、心得分享與社史回顧、禮拜念佛、無盡燈與餐敘等活動。誠心期盼學長您能撥空前來參加,與當年一同在菩提道上相互提攜成長的夥伴聚首回顧,並藉此難得因緣,提醒自己時時憶念佛法僧三寶、精進修持,共同促成此一晝度樹下共集會。
若學長您願意前來共襄盛舉,請依函末附上的回覆單所示,進行報名。此外,伴隨四月十日當天的社慶活動,目前有「500萬佛號慶祝50週年社慶」、「50週年社慶學術研討會論文邀稿」、「晨曦創社50週年專刊邀稿」等活動進行中,亦歡迎學長一同發心成就。詳情請上台大晨曦學社50週年社慶專屬網站http://ntusunrise50.blogspot.com/參閱。
最後,謹祝學長與一切有情
福慧增長 吉祥圓滿
50屆台大晨曦佛學社社長 王昱力
16屆台大晨曦校友會會長 陳肇璧
台大晨曦學社50週年社慶籌備會主委 陳昭義
合十敬邀‧99年孟春
------------------------------------------------------------------------
報名回覆單
50週年社慶報名方式(擇一即可):
1. 網路報名:台大晨曦學社50週年社慶專屬網站http://ntusunrise50.blogspot.com/2010/02/50_8438.html
2. 通訊報名:111台北市士林區延平北路62582051樓 陳肇璧學長 收
3. e-mail報名:a23560020@hotmail.com [賴鈺玫]b97602030@ntu.edu.tw [王昱力]
4. 傳真或電話報名:(02)23090592 [傳真/戴慧洋](02)28166857
[
電話/陳肇璧]
報名時請註明以下資料──
姓名:         參加眷屬姓名:                住宿安排:□04/09 04/10
畢業(或入學)系級[例:民50年法律系畢(民46年法律系入學)]
聯絡電話:               手機號碼:  
電子信箱:
聯絡地址:


謹錄《中阿含──晝度樹經》供養學長,希望學長也能在聽聞世尊這則善巧的譬喻後,歡喜奉行,在解脫道或菩薩道上有所成就:
中阿含七法品晝度樹經第二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三十三天晝度樹葉萎黃。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葉不久當落。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葉已落。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葉不久當還生。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葉已還生。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生網。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生網。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生如鳥喙。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生如鳥喙。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開如缽。復次。三十三天晝度樹已開如缽。是時。三十三天悅樂歡喜。晝度樹不久當盡敷開。若晝度樹已盡敷開。光所照。色所映。香所熏。周百由延。是時。三十三天於中夏四月。以天五欲功德具足而自娛樂。是謂三十三天於晝度樹下集會娛樂也。
如是義。聖弟子亦復爾。思念出家。是時聖弟子名為葉黃。猶三十三天晝度樹葉萎黃也。復次。聖弟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是時聖弟子名為葉落。猶三十三天晝度樹葉落也。復次。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葉還生。猶三十三天晝度樹葉還生也。復次。聖弟子覺.觀已息。內靜.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得第二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為生網。猶三十三天晝度樹生網也。復次。聖弟子離於喜欲。捨無求遊。正念正智而身覺樂。謂聖所說.聖所捨.念.樂住.空。得第三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生如鳥喙。猶三十三天晝度樹如鳥喙也。復次。聖弟子樂滅.苦滅。喜.憂本已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得第四禪成就遊。是時。聖弟子名生如缽。猶三十三天晝度樹如缽也。
復次。聖弟子諸漏已盡。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時。聖弟子名盡敷開。猶三十三天晝度樹盡敷開也。彼為漏盡阿羅訶比丘。三十三天集在善法正殿。咨嗟稱歎。某尊弟子於某村邑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學道。諸漏已盡。心解脫.慧解脫。於現法中自知自覺。自作證成就遊。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是謂漏盡阿羅訶共集會也。如三十三天晝度樹下共集會也。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50週年社慶活動捐款辦法
此次慶祝活動經費預算為二十萬元,為減輕學社經費負擔,擬請各位學長酌予小額捐款,共襄盛舉,使眾志成城,眾擎易舉,順利完成晨曦社五十周年社慶。如蒙捐款請匯款至50周年社慶捐款專戶──
帳戶:台灣銀行仁愛分行 122004 505882
戶名:戴慧洋
捐款後請下列方式擇一[e-mailccdeng49@gmail.com;(手機)0938222050;(傳真)(02)23090592]連絡校友會財務理事鄧振江,告知捐款人姓名、連絡電話、是否需抵稅收據、收據寄送地點等資訊。
詳細捐款辦法亦可至台大晨曦學社50週年社慶專屬網站http://ntusunrise50.blogspot.com/2010/02/50_12.html參閱。

邀請函原始版本請按此